亲子鉴定在几年前对海口市市民来说还是件很隐秘的事,但随着现代婚姻关系的不稳定和夫妻间信任危机的增加,亲子鉴定在海南出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昨日,记者从海南省几家从事亲子鉴定的医疗部门了解到:海南亲子鉴定的非亲生率达20%,在亲子鉴定背后,演绎着许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
真实故事一
不让父亲遗憾离开人间
海南省血液中心亲子鉴定实验室是2001年开始从事DNA 鉴定的,2003年12月15日经海南省司法厅核准面向社会服务,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实验室已做了200多例亲子鉴定,今年1月至6月份,做了30例,非亲生比例占15%左右。
从事亲子鉴定的检验师蔡医生谈起接触到的客人时,有些亲子鉴定的案例让他深受感动,折射出人性和人道的光辉。
前年,一位丧偶的老人得了癌症,他深知自己在人间的时间不多了。为了却一桩心愿,临终前,这位老人告诉在海口市的儿子:“你还有一个弟弟,当年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把他送到了广西给人抚养,希望你去广西认认这位弟弟,兄弟团圆,我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为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儿子按照父亲提供的线索赴广西找到了当年父母送给他人抚养的弟弟。把弟弟带回海口后,为了确认兄弟关系,哥哥和弟弟及父亲到省血液中心做了亲子鉴定。兄弟俩去取结果时,化验结果认定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当时,“兄弟”俩的心情都很沉重,他们不希望是这样的结果。为了让病重的父亲不遭受精神的打击,“兄弟”俩告诉父亲:“鉴定结果我们是亲兄弟!”
躺在病榻上的父亲流着欣慰的泪轻抚着两个儿子的脸,不多久,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间。
儿子善意的谎言,让一位可怜的老人不带遗憾地走了。蔡医生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和同事当时也很希望鉴定结果是亲子关系,但科学的东西不能感情用事,他们只能把真实的结果告诉当事人,而两位当事人隐瞒真情让老人了无遗憾离去的举动,他们每个同事都为之深深感动!
真实故事二
流浪儿是不是我亲骨肉
目前,海南从事亲子鉴定的机构共有三家,分别是海南省血液中心亲子鉴定实验室、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DNA鉴定室。其中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从事亲子鉴定时间最早,从1996年开始利用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进行亲子鉴定至今,已做亲子鉴定达2000多例。仅今年1至6月份,就做了180多例,去年做了300余例,非亲生比例达20%左右。三家从事亲子鉴定的机构中,海南省血液中心(DNA)亲子鉴定实验室是唯一一家获海南省司法厅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的单位。
来做亲子鉴定的人中,不一定都是“红杏出墙”者,其中有些寻亲故事催人泪下。
申群碧是广东高州人,嫁给海南人为妻,住在海口市府城镇米铺村。
1997年5月15日,申群碧的19岁儿子张智雄从米铺村离家出走丢失。当年,儿子正准备考大学,突患头痛病。在治病期间,儿子有一天出去跑步后,就没有再回来。
为了寻找儿子,夫妻俩找遍了海南的每个市县,并跑到广东、广西均不见儿子的踪影。
去年10月,一位和儿子年龄相仿的流浪儿来到米铺村,每天都坐在村里的井沿边说不清自己的身世。令人不解的是,村里人给他东西吃,他不接,唯独申群碧送东西给他吃他才接受,这位流浪儿仿佛对申群碧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申群碧也觉得这孩子和自己很有缘,经常送衣服和送吃的给他。申群碧觉得这位流浪儿长得有点像自己失去的儿子。
为了证实流浪儿是否属自己丢失的亲生儿子,去年底,申群碧夫妇带着这位流浪儿来到海南省血液中心亲子鉴定实验室做亲子鉴定。结果显示,这位流浪儿不是她的亲生骨肉,申群碧感到很失望。她很希望这位流浪儿是自己失去的亲儿子,她估计儿子患病后可能变得滞呆了,到处流浪。即使这样,父母也不会嫌弃儿子,照样会好好地抚养他。
尽管亲子鉴定证明流浪儿不是自己的孩子,并花去2700元,但申群碧还是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关照这个流浪儿。后来这位流浪儿离开了米铺村不知去向,但申群碧还一直牵挂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她把流浪儿看成是儿子的影子,怕别人欺负和伤害他。她日夜祈祷,希望这两个迷路的孩子能够早日回到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