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突发“飑线”灾害调查
发表时间:2020-04-28 09:43:11关注:4749
50分钟、20条生命、15亿元财产,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让这3个数字联系在了一起。为何不到1个小时竟能造成如此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日,记者来到灾害发生地河南省商丘市,试图还原不久前发生的罕见的“飑线”之灾。
现场:一切仿佛被鞭打过一样
6月3日20时30分左右,商丘地区突遭强对流天气袭击,整个过程持续约50分钟,风力最大达11级,并伴有暴雨、冰雹等。最新统计显示,全市172个乡镇有13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4800多间,损毁树木769.3万株,倒伏小麦309.84万亩。灾害一度造成当地大面积停水、停电、交通受阻、通信中断。
记者6月5日在灾区采访看到,风暴肆虐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一切仿佛被一条威力无比的鞭子抽打过一样:合抱粗的大树躺倒在村头河边,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被拦腰斩断,地上满是残枝败叶;地里即将收获的麦子,成片倒伏;果园里,刚长成核桃大小的果实被打落一地。
宁陵县乔楼乡村民张广起正在家门口清理大风刮断的树枝。据他介绍,灾害发生时,全家人正聚在门口聊天,“突然一股风刮来,很快越刮越大,连眼睛都睁不开。我们一边往屋里躲,一边听到树木被折断的声响。”
同村的张广峰说:“风刮过来的那一刻,天昏地暗,村头的大杨树像被一双手拽着,一会儿倒向左,一会儿倒向右。大风持续了约5分钟,紧接着开始下雨。”
在城郊乡八里井村,望着被树干压着的房屋,64岁的陈志荣仍然心有余悸:“当时还以为地震了,躲在屋里担心,但是外面又待不住,真是吓死人!”
在一家肉牛养殖示范小区,记者看到,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在建牛棚“瘫倒”在地,蓝色的钢质顶棚和铁栅栏倒在一起,还有一个牛棚顶盖被风掀了起来,并且形成条状,仿佛一块被风撕碎的巨大蓝布。
负责人姚海林介绍说,风暴来的时候,就看见牛棚的顶盖满天飞,转眼就飞出去几十米远,紧接着电也停了。“事后才发现,一个牛棚塌了,100多头牛都压在下面,当场死了9头。”
一道难以阻拦的“飑线”
河南省气象局监测显示,除商丘外,6月3日16时至6月4日5时,河南北部多数地区都遭遇强对流天气,全省40多个县市出现雷暴,19个县市出现7级以上的短时大风。开封和济源也各有2例人员死亡报告。
经过连夜的紧急会商研判,气象部门最终认定,造成商丘地区重大灾害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名为“飑线”的强对流天气现象。有关资料显示,“飑线”是由许多雷暴单体排列而成的带状狭窄云带,其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且和外界天气系统格格不入,“飑线”过境处,风向急转,风速剧增,气压陡升,气温骤降,通常伴有雷电、暴雨、大风、冰雹等剧烈天气过程。
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建国说:“这种天气现象具有形成时间短、发展快、移动快的特点。从目前监测分析来看,‘飑线’出现时,不排除商丘局地遭遇龙卷风的可能。”而当地提供的相关材料也显示,在受灾最严重的永城和宁陵,瞬时最大风力均达到11级,创下两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述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河南气象部门先后累计发布预警信号达7次之多,其中,河南省气象台最早在6月3日17时发布了雷电预警。然而,如此频繁密集的预警,仍然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河南省气象局副局长赵国强表示,对类似“飑线”这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预测,是个世界性难题。“通常情况下,能提前15分钟至20分钟就相当不易。就目前而言,国内、国际水平差距不大。”
河南省气象预报专家李保生认为,“飑线”的发生通常伴随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但至于在何时、何地形成“飑线”,往往难以预测,“这比台风预测还要难得多”。
据了解,“飑线”通常多发于沿海地区,出现在内陆较为罕见。有关气象记录显示,河南省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过一起较重的“飑线”灾害,但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的“飑线”灾害尚属首次。
救灾工作全面展开
灾情发生后,河南省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00万元,商丘市也启动了自然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同时实行对口帮扶、结对帮扶,市直141个单位分包100多个乡镇,展开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
商丘市民政局局长徐效仁介绍说,在抢险救灾的同时,各地正密切排查灾情,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目前已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746人。
商丘市市委办提供的材料显示,截至6月5日晚间,全市灾区交通、电力、通信和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乡镇道路全部疏通,市区已全部恢复送电。所有高考考点供电也都恢复正常。
回顾整个灾害的发生过程,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主任余卫东认为,“飑线”并非一般的强对流天气,从发现到预警的时间非常短。在这种情况下,人和牲畜还可以转移,但是农作物无法避险。“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几率较高的地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此减轻农民的损失。”
余卫东同时表示,作为内陆地区,以前河南在“三夏”期间的农业气象服务,较多关注的是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现在看来要扩大服务范围,一方面提供的气象服务信息要细化,另一方面要增加服务信息品种,比如一到麦收前后就要考虑‘飑线’这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气象灾害。”
TAGS: